关于滁州市琅琊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03 15:01
    【字体:打印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牢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基调,紧紧围绕“一改两为”目标要求,深入践行“九九”行动,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年初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主要宏观指标运行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成就。

    (一)主动作为、科学调控,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6亿元,增长4%;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11.96亿元,增长2.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5亿元,增长2.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7%1-11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预计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7亿元,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1%

    (二)协同发力、优化结构,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产业规模量质齐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累计74家,实现产值164亿元、增长6.8%兴包装首次突破10亿元产值。在库工业项目46个,完成工业投资23.5亿元,增长59%。新开工、投产链上项目分别为8个、20个,新增链上企业3家,新增产值1亿元。实现战新产值20亿元,增长22.5%,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中润高效光伏电池一期项目即将投产,达产后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全面实施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54家规上企业亩均税收12.7万元,全市第四位。

    产业能级蓄势跃升。2021年度全省民营经济考核居二类县第七位,同比提升3位。成功承办2022年世界制造业大会“食品饮料 先进制造”论坛,系首场外场论坛活动。九华药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元气森林认定全区首个省级绿色工厂,顺鑫盛源在省专精特新板挂牌,4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成熟度诊断。臻善知识产权公司获批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获批中国声谷“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应用项目7个。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

    (三)高端引领、锻长补短,服务业提档升级

    产业动能乘势而上。开展皖美消费·乐享亭城促消活动20余场,发放消费券6万余份带动消费群体5万余人,部分行业销售额环比增长50%以上。深挖辖区重点商贸项目潜力,着力打造提升弘阳家居苏宁广场等夜市商圈苏宁、百姓缘等传统商贸企业触网销售,新增电商经营主体70余家,网络零售额51亿元,占全市比重超40%。云伙计实现营业收入达5亿元、增长30%以上,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载体建设借势而进。楼宇经济蓬勃发展,今年成功引进中僖集团、华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14个,数字经济产业园累计驻线下企业35家,入驻率达92%,实现税收6700万余元,增长380%。与悦达商管合作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北园(二期),已入驻企业3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业成功获批“十四五”省级服务业创新改革试点,全市唯一。中垦物流园获批省级冷链集配中心。琅琊总部中心开工建设,琅琊金鹏玖玖广场开业运营,12.5万平米创达二手车交易市场入驻商家100余户。

    (四)巩固拓展、赋能增效,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打造1000亩登农良种研发繁育基地,填补我区种业企业空白。完成山林村、城西村、关山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评审和三里塘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提升改造。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农村环境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江淮分水岭风景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实施乡村振兴项目56个,总投资28.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

    现代农业全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销售全程数字化工程快速推进,八里球兰数字农业应用场景、邓坝蔬菜数字工厂建成使用。成立滁州市琅琊区蔬菜瓜果产业协会,推行订单农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分别达12184家。持续开展“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助农服务行动,全区益农信息社总数18个。积极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绿色通道”,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8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成功打造小龙洼拓展基地、东凌航空小镇等区域休闲旅游“打卡地”,创建10个省乡村旅游“微创意  微改造”提升示范点。

    (五)投资为要、项目为王,发展后劲积蓄增强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全力抢项目、扩投资、促转化,投资105亿元的高效光伏电池成功落地,实现百亿项目历史性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164.2亿元。中润光伏自签约到开工用时38天,奶酪博士等4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凯达兴智能成为全市首个“拿地即开工”工业项目,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110%以上。省级重点项目新开工26个、竣工23个,分别超年度计划1321个百分点,完成率均居全市前列。谋划2023年项目200余个,总投资超千亿元,投资量历年之最。

    项目争取再创新高。紧盯国家政策投向,把牢稳经济政策“窗口期”,全力推动项目资金申报争取工作。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排水防涝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获批资金1819万元;营房新苑等5个专项债项目,发债9.6亿元,谋划2023年专项债需求项目21个,申报债券资金超30亿元;获批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基金项目3个,基金额度8000万元;37个中长期制造业贷款项目列入国家名单,贷款需求超70亿元,其中已签约投放项目14个,签约率全市第一。

    (六)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内生动力持续迸发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同比增长38.5%;新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特派团、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各1个。成功举办首届智聚琅琊 科创筑梦创新创业大赛,获批2022年滁州市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重大专项各1个,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4个、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7名。新授权发明专利83有效发明专利375,振林建设集团获评省专利奖银奖,实现“零”突破。

    综合改革纵深推进。获评安徽省第一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区)。“一步一指引,‘码’上就能办”等创新做法在全省全市推广。创新“信琅贷”“园区贷”等金融产品,为124家市场主体担保贷款4.5亿元。以全省第二名入围“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评选,龙池社区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调整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宅基地14宗,吸纳社会资本1.2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98.6万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台营商环境40条举措,政务服务实现“365不打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大力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等活动,企业诉求办结率100%,企业满意度97%。召开大型政银企对接会,现场签约18.7亿元。完成1.43万余家市场主体入驻“金服平台”,入驻率超41%,居全市第一,并创新开发全市首家“琅琊专版”。全面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办理留抵退税4.3亿元、新增减免税费1.6亿元,“亭满意·琅如意”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打响。

    一体化发展蓄力赋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与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签订全域旅游框架合作协议,同南京市鼓楼区建立点对点跨省通办专窗对接机制,打造全市首家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丰华康养中心。成功引进沪苏浙先进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1个,选派33名优秀干部赴上海、杭州挂职交流。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全区外贸企业网络销售额超60%,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1亿美元,增长30%,新增外贸实绩企业6家。

    (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16项民生工程、10件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完成目标任务,暖民心行动知晓度70.8%、全市第二,满意度90.7%、全市第四。新建改造菜市11个,建成老年食堂40个,新增城市停车泊位8558个。完成五中扩建一期、宝山学校(小学部)、暑期基建、学前教育建设,加快建设解放小学改扩建项目,加速推进紫薇小学、琅琊路小学、第五小学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市级保障性住房工程西涧花园四期项目建设。

    社会保障持续增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万人,完成率600%。其中,分别完成困难人员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676人、1546人,完成率分别为218%139%。城镇职工社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9%,打造“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圈”,有效解决群众“来回跑、长时等”问题。扎实组织“2+N”系列招聘活动,帮助企业招工3812人。组织开展2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扩充高技能人才队伍。

    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双减”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清零。投入2600万元新补充教师202名,76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学在琅琊”品牌实至名归。出色承办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部武术散打、速度轮滑和群体部轮滑比赛,武术散打比赛获343铜,实现省运会金牌“零突破”。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李湾河体育公园和屹阳公园投入使用,快乐健身行动完成15分钟健身圈67个点位建设,完成率全市第一。

    卫生事业不断完善。扬子医院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区妇幼保健院项目稳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实现三级医院医师家门口式就诊。医联体中心药房正式运转,清流、南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社区医院”。医疗核心指标再提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达到市级标准。凤凰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文化建设持续繁荣。完成公益电影放映192场、送戏进万村16场、戏曲进校园16场,开展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320学时、“跟我学非遗”系列活动20余场。开发“琅琊西线秘境乡村美食游”、“滁州古城风味美食游”2条美食特色旅游线路,培育城西葛根、关山焦枣等系列特色乡村美食。成功申报清流针灸等3个第四批琅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苏宁广场“琅琊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和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建成10个“15分钟阅读圈”城市阅读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成功入选滁州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老骥不偷闲”志愿服务进社区项目获“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

    (八)统筹兼顾、靶向施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守“三道防线”,严格执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持续做好重点人员来琅返琅排查管控工作,累计查验车辆28.8万辆,核验来(返)琅人员33万人。有序组织34802万人次核酸检测,优化设立297个区域核酸检测点,每日单管核酸检测能力达4.5万支。设立27个核酸采样小屋,打造15分钟核酸采样圈。常规储备3轮核酸物资,成立转运隔离、流调溯源专班,购置救护车5台,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取缔“散乱污”企业15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4家。实施菱溪湖、丰收渠、老龙洼河道水环境治理,完成水源保护区截污纳管工程建设。西涧湖入选省级幸福河湖,建成全市首个“河长制”公园。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新增造林面积518亩,封山育林500亩、退化林修复500亩、森林抚育2000亩。

    社会治理有效提升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省“三社联动”试点结项评估为优秀等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共办理食品安全案件85件。强化药品检查,完成琅琊所“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落实“党建+信访”“1+5+N”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高位推进突出矛盾问题化解,44件信访难题全部化解。重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防养老诈骗”短视频获国家和省级通报表扬。深入“1+13”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治理,累计排查隐患1810个。

    此外,监察、审计、统计、能源、保密、科协、工会、老龄、残联、消防、青少年、应急管理、机关事务、机构编制、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防灾减灾、公共机构节能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方面。全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工业经济支撑动能不足;产业融合度不够,产业协作共建有待进一步挖掘增强。二是项目发展方面。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不充分,制造业项目储备不足;牵引力强的新兴产业项目较少,招商引资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社会民生方面。医疗、教育、文体、社会治理等方面仍需提升。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科学制定主要目标、做好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两个走在前列、两个再上台阶”目标,走出一条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琅琊。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扩规模、增质效,全面提升产业能级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推深做实四大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育链,聚链成群,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全年四大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5%以上,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全力打造非织造、食品医药两大百亿产业,积极推进中船重工、九华药业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中润新能源、美心纸尿裤全面投产达效,着力抓好卡罗特汽车零部件出口、亿年光学特种薄膜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发区获批非织造省级特色产业园。

    企业培育持续增强。建立工业企业梯度培育库,鼓励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打造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生产管理精细的专精特新企业,新增5亿元企业2家、10亿元企业5家。全面推进战新产业提质增效,力争新增战新产业企业2家,产值增长20%以上。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幅10%以上。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二)着力优结构、提质量,稳步提升服务业质效

    力谋产业升级之“强”。大力整合市场、人力、服务等资源,努力提高企业标准和档次,进一步加快悦达889·春风里街区建设,强力推进同庆楼项目进展,争取开街运营。支持创达二手车市场打造华东地区最大二手车市场,推进古禾记、万创等电商总部物流项目签约落地,依托悦达889、清流街、遵阳街,打造环南北湖特色商业街区,促进文创、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

    力创产业集聚之“势”。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园,围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集聚园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快琅琊总部中心建设。深挖消费潜能,实施夜间经济发展计划,推动品质夜市和夜经济集聚区建设,完成天长路亮化提升项目建设,力争打造2个以上具有影响力的夜市品牌。支持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

    (三)着力促发展、焕新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特色现代农业再提速。“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推广新型农机装备和技术,新增1个粮食烘干中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4.5%以上。加快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力争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95亿元。持续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绿色通道”,力争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4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22个大琅琊山乡村振兴及旅游开发项目,加快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持续加强耕地“非粮化”整改,推进3600亩草皮复垦种粮,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扎实推进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强化与央企龙头企业深度合作,依托全域乡村振兴规划和西涧湖片区规划,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镇、示范县建设,加快琅琊区乡村振兴培训实践中心建设。聚焦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推进三官兴融花园安置点、西涧花园四期安置点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改造”工程,建设1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2个重点自然村整治提升。

    (四)着力抓项目、扩投资,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巩固提升项目攻坚突破的良好势头,高位推动、高频调度、高效督导、高标落实,在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投产上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强化项目调度管理,紧盯全年投资目标不放松,强化项目对接服务、跟踪问效,持续推动项目解难题、抢进度、提强度,推动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全年力争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分别超25个、20个、10个,实现省级重点项目开工率、完成投资率均超100%

    精准实施招商引资。聚焦健康食品、非织造、装备制造、医药器械四大产业链,瞄准头部企业,强链补链,全力招引行业领域龙头企业,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8个,实现到位资金不少于55亿元,全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强劲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引进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力量,力争全年新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0名。

    抓实项目谋划储备。准确把握国家、省投资政策导向,抢抓政策机遇、窗口期,紧盯现代服务业、民生事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聚焦科技创新、新能源、长三角一体化等薄弱环节,谋划储备省级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超百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精准围绕国家资金投向,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各类项目资金超10亿元,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中央、省市资金支持盘子。

    (五)着力抓改革、促开放,全面激发发展活力

    重点改革再深化。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力争全年腾笼换鸟企业2个,盘活低效闲置土地44亩。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扎实开展宅基地改革基础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实施“智慧水利”建设,力争创成全国小型水库管护示范县(区)。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深做实财政体制、教育文化、医疗康养等重点领域改革。

    营商环境再优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政”等活动,积极推进“惠企直达”平台接入“皖企通”平台。深入推进“双对标”活动,加强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先进地区交流学习,借鉴便民利企改革先进经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信易贷”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政银担企”为路径的“园区贷”“首信贷”模式。

    开放合作再突破。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扩大“朋友圈”,深化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共建,推动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向琅琊汇聚,力争全年引进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加快衔接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支持金春、泓顺源生物等外贸企业通过发展跨境电商、出口转内销等方式,开拓国际贸易新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以上。

    (六)着力惠民生、增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工作,全力保就业、促就业,新增城镇就业确保不低于3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主动发现急难情况、及时救助帮扶;继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站、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站)和特困供养机构建设。深化智慧社区应用场景,拓展服务范围。持续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探索建设社区会客厅。构建“六大保护”体系,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水平。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扬子医院全面运营,力争街道、社区两级养老服务中心(站)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协议签订率达100%深化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养老助餐点位布局,争创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市、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市民文化乐园和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加快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

    “学在琅琊”更加稳固。深入推进“双减”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持续擦亮“学在琅琊”品牌。持续推进师资建设“三三工程”“三团建设”,新建公办园4所,增加学前教育学位1300个,建设区老年大学,加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推进琅琊路小学、紫薇小学建设,推进第五中学、第二小学、第五小学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加快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

    (七)着力筑底线、防风险,全面强化社会治理

    精准优化疫情防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实施好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强化公共场所、特殊场所防控,坚决整治“一刀切”、层层加码等行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预案,做好医疗资源储备,加强医疗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加快筑牢免疫屏障。加大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和帮助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筑牢群防群控基础。

    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环企直通车”行动,建立环境守法企业正面清单。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菱溪河、李湾河、丰收渠综合治理,推进生活污水全收集,确保境内清流河、西涧湖水质达到考核要求。持续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强化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保障区域环境安全。高质量促进绿色发展,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大力改善空气、土壤、水环境质量。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防黑恶势力死灰复燃;深入开展各类严打整治行动,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全面加强市场监管,认真梳理重点行业安全风险源,抓好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处置等环节;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提升交通、消防等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实施1+5+N”信访工作模式,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琅琊落实落地,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琅琊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